今年来,面对煤炭市场企稳下行的趋势,福能物流公司党委深入贯彻集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,坚定执行“立足保供、开拓市场,坚守存量、抢滩增量”的经营理念,持续加强市场分析和研判,充分利用煤价低位运行的“窗口期”,积极采购“计划煤”“效益煤”,增强市场煤的供应保障和议价能力,确保为集团权属企业降本增效。
市场研判精准,销量突破千万吨
在煤炭市场的复杂局势下,福能物流公司通过密集的市场分析、上下游协调,成功预测并把握了市场走势。在11月25日的月度业务计划会上,公司引入新的工作模式,业务骨干定期进行煤炭市场分析,带动团队集思广益,拓销增量。
基于深入的市场研判和积极的采购策略,公司煤炭销量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,市场煤业务同比增长超过40%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累计为集团保供单位节约采购成本超1.5亿元,集团权属电厂的煤炭库存天数持续保持在安全线以上。
优质履约,创造效益最大化
面对市场价格波动,公司不仅保持了整体销量的稳步增长,还超量完成国能、伊泰等大客户的长协兑现任务,国能煤兑现率超过118%,从而争取到额外的15万吨奖励煤。这批次煤炭为集团保供单位节省采购成本超过1500万元,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。
供应链协同,确保高效运行
福能物流公司在煤炭供应链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稳链、固链、强链的组合拳。一方面,公司与黄骅港、国投曹妃甸港、国投湄洲湾港等港口紧密合作,驻外业务员实施“保姆式”服务,确保煤炭装船、运输、接货等环节无缝衔接,保障供应质量。另一方面,公司严格把控物流服务商的准入、复评和安全审查,确保海运、汽运损耗率分别控制在1‰和8‰以内,保证交付的煤炭热值等指标全部符合合同要求。
此外,公司时刻关注进口煤政策变化,灵活制定进口煤与长协市场煤的置换方案,有效降低了集团权属用煤企业的生产成本。
风控到位,保障资金与货权安全
在大宗煤炭供应链中,福能物流公司始终坚持“货权管理等同于大额资金管理”的原则。通过优化业务审批流程,公司形成了“前台”业务部门、“中台”财务法务部门、“后台”稽核审计部门的“三道风控防线”,确保经营风险的精准防控。公司严格执行“货到付款、款到发货”的模式,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合同方、付款方、发票方和提货方的“四方一致”,确保账账、账证、账实的“三相符”,成立至今从未产生一笔集团外部业务的呆坏账。
客户为本,拓展市场新领域
在市场化进程中,福能物流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既巩固老客户,又积极拓展新客户。通过竞价投标,公司成功重启省内某大型化工企业的气化煤业务,成为其最大的煤炭供应商。此外,公司还成功开拓了泉州某钢铁企业的无烟煤业务,签订了年度长协,为进一步开展烟煤、进口煤等新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。(李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