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版阅读请点击:
展开通版
收缩通版
当前版:4版
发布日期:
注重安全管理“三要”和“三不要”
文章字数:633
  六月是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,作为电网“稳压器”“能源调节器”的抽水蓄能电站,其筹建期间的安全管控直接关系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质量,是安全管理的基石。在工程未动、安全先行的筹备阶段,我们要注重安全管理“三要”和“三不要”,将安全管控进行到底,致力于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。
  从正向思维来看,“三要”应当怎么做?首先,我们要让风险地图“活起来”。运用BIM+GIS技术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,对库区溶洞、断层等地质隐患实施“红黄蓝”三色预警,确保勘探钻孔点位选择科学可靠;其次,我们要让应急能力“跑起来”。进场前必须建立救援通道,定期开展无脚本应急拉练,攻克“黄金救援30分钟”盲区难题;第三,我们要让安全投入“重起来”。优先建设数字化监控中心与边坡监测系统,为临时营地配备防雷击、防山洪设施,杜绝“重主体轻临建”的短视行为。
  从反向思维再来分析一下“三不要”应该怎么防?第一,不要用经验代替科学论证。严禁凭老经验判定岩体稳定性,所有爆破方案必须经过“地质CT+数值模拟”双验证,警惕隐裂隙带来的坍塌风险。第二,不要因抢工期进度“牺牲”安全。抵制“三通一平抢进度”的冒进思想,严格执行高边坡“开挖一级、支护一级”原则,宁做“安全蜗牛”,不当“冒险飞人”。第三,不要让智能化弱化责任心。即使应用先进的无人机巡检,仍需保持“脚上有泥”的巡查传统,智能算法不能替代管理人员对作业面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的直觉判断。
 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。我们要以“安全生产月”为契机,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,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筑牢安全防线,为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。
  (周丽萍)